话剧《爸爸的床》Papa's bed

2019年1月4日 至 2019年1月6日 ,话剧《爸爸的床》Papa's bed在 上海大剧院 精彩上演。

基本信息

2019.01.04 - 2019.01.06

上海大剧院-中剧场

约90分钟

以场馆规定为准

演出详情

《爸爸的床》Papa’s bed

(演出类型:话剧)

椎·剧场出品及制作

演出时间:2019年1月4日19:30

2019年1月5日19:30

2019年1月6日14:30

演出地点:上海大剧院·别克中剧场

演出时长:约90分钟

演出票价:430、280、180、80

备注:14岁以下观众谢绝入场

演员:王学圻、杨壹童

三句话卖点:

王学圻&杨壹童倾情演绎父女关系

我们终将面对的生死话题

一部全程都在打电话的戏

【关于作品】

在56页长的剧本里,父亲和女儿未曾见面。

他们只是打电话,在电话里交谈、讨论、争吵、沉默。有时候只是语音留言。有时候你打给我,我没有没接到,有时候又是联系不到你。或者又有的时候,只是不想接电话。

对话总是绕着一个似乎能感觉到,却徘徊在它周围的主题进行。不想碰触、不能碰触的时候,只好聊天气。

一个失去了妻子的丈夫,一个失去了母亲的女儿。电话的那边,听不到啜泣与哽咽。同样失去了亲人的两个人,面对悲伤有不同的处理方式。母亲离世三个月后,父亲已经再婚,他要处理旧家具、旧照片,在重新开始的生活里,新的伴侣需要新的空间。女儿的思念和记忆还留在曾经的那栋房子里,连桌椅碗筷都是她要保留的,只有那张床,她要扔掉。在母亲刚刚去世的那些日子里,在思念最翻涌的深夜里,她曾经陪父亲度过最难熬的时光。别的物件都要留在曾经的家里,只有那张床,必须扔掉。那是母亲躺过半生的床,那是她童年最柔软的温度。然而,父亲却不这么认为......

“扎心又美妙,非常真实的一部戏。是一场最深层的情感体验”

——荷兰《诚报》

导演

马丁·恩格Martin Engler

1967年出生于德国,曾就读于柏林“恩斯特·布什”戏剧学院表演系。毕业后以演员、歌手、作曲、戏剧导演、有声书朗读者、有声书导演的身份活跃在德语及法语区舞台上。2000年起,他在剧场工作之外也担任“恩斯特·布什”表演系教师。马丁·恩格是在戏剧导演中对声音尤其敏感的一位,音乐在他的观念里不止是旋律,不同声音的组合会调动人体感官的不同记忆和体验。参与过150多部有声书制作的他,对声音表达的细节尤为关注,对于《爸爸的床》这样一个甚至需要对一声叹息的发音部位进行细节处理的剧本,马丁·恩格无疑是最合适的导演。在目前的创作构想中,他会在舞台上建造一座记忆博物馆,将会为本剧带来一场声音和画面的蒙太奇。

舞台设计

塞昉·雷枚Stéphane Laimé

1966年出生于法国,中学毕业后为了对音乐和艺术的追求离开家乡,从未在专业院校接受过艺术相关教育,用他自己的话说,他是“一路在实践中积攒的经验”。雷枚早期做过演唱会、电影布景。后来开始担任罗伯特·威尔逊、吕克·邦迪等导演作品的舞美助理。与德国导演杨博瑟(Jan Bosse)的相识成为了他独立担纲舞美设计的开端,1997年起,杨博瑟的每一部作品都由雷枚担任舞美,他的工作足迹遍及苏黎世话剧院、柏林高尔基剧院、汉堡塔利亚剧院、慕尼黑室内剧院、维也纳城堡剧院等各大舞台。在与杨博瑟的合作之外,他还与普赫、奥斯特迈耶等合作。2007年,雷枚获得了内斯托尔戏剧奖、2008年获得欧普斯奖,2011年,他为导演普赫的作品《推销员之死》设计的欧洲五十年代风格的舞台为他赢得了“年度最佳舞美“称号。

灯光设计

谭华

中央戏剧学院舞台灯光设计硕士,伦敦大学皇家中央戏剧与演讲学院舞台美术硕士,上海戏剧学院舞台美术系灯光设计专业讲师,获中国荷花奖、上海舞美协会等最佳灯光设计奖。

演员

王学圻 饰演 父亲

导演、演员。2000年,凭借电影《相伴永远》获“华表奖”优秀男演员奖。2008年,在电影《梅兰芳》中,王学圻饰演梅兰芳早年对手十三燕,并凭借该角色分别获得金马奖最佳男配角和金鸡奖最佳男配角奖。2010年,王学圻凭借《十月围城》李玉堂一角,获得亚洲电影大奖最佳男主角,香港电影评论学会奖最佳男演员奖,长春电影节金鹿奖最佳男主角奖,以及香港金像奖、台湾金马奖最佳男主角提名。

杨壹童 饰演 女儿

2007年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本科。在校期间拍摄了电视剧:《莫让情两年》《皇上二大爷》、电影:《天使的翅膀》《葵花子》。2010年杨壹童暂别演艺圈,出国游学。2012年出演了革命题材剧《兵出潼关》和《燃烧的花朵》。2014年参演都市爱情励志偶像剧《一见不钟情》。2016年出演都市情感励志剧《好运来临》。2017年,出演都市情感剧《深夜食堂》。2017年出演都市年代情感剧《我的青春遇见你》、《失控》。

【关于椎·剧场】

椎·剧场”(Vertebra Theatre)由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教师李芊澎成立于2016年,总部设在上海,是一个致力于策划、制作、出品国际合作当代剧场项目的独立艺术机构。

迄今为止,“椎·剧场”的作品有:《开放夫妻》、《毒》、《呼吸》、《战》、《洪水》、《抄写员巴特比》、《小马驹》。这些项目也为椎·剧场带来了“华语戏剧盛典最佳小剧场剧目奖”、“壹戏剧大赏华语地区最佳小剧场戏剧奖”等多个奖项。

“椎·剧场”也非常重视对职业演员的训练与培养。每年系统性地邀请全球范围内顶级的专业表演教师、导演、各领域的艺术家来中国进行作品展示,开办讲座以及各种实践训练课程,并将逐步扩展,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剧场专业人才教育。

同时,为了戏剧更广泛的普及,“椎·剧场”也会针对大众群体,举办不同面向的艺术活动,使人们有更多的精神体验,促进思考,发现自己更多的潜能。

何以为“椎”

椎,是高等动物的身体中轴,也是身体的支柱,是支撑生命的大梁,具有支撑、保护、平衡、运动和传递信息的功能,在现实生活中常被隐喻为重要的力量、中流砥柱,更隐含着一种坚毅而勇敢的气节。

“椎·剧场”,希望能够携带着“椎”的力量为本土戏剧艺术贡献一份力量。

相关领域
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