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25日 ,英国TNT剧院原版莎翁经典话剧《哈姆雷特》北京站在 中国人民大学 精彩上演。
2014.11.25
中国人民大学-明德楼(如论讲堂)
以演出现场为准
以演出现场为准
《哈姆雷特》(又名《王子复仇记》)创作于1601年,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文学创作的巅峰,代表了莎士比亚戏剧的最高成就。莎翁将复仇故事深化成复杂的性格悲剧,显示出更深刻的人性思考的容量,莎士比亚说,他的作品就是“给自然照一面镜子,给德行看一看自己的面目,给荒唐看一看自己的姿态,给时代和社会看一看自己的形象和印记”。《哈姆雷特》并行交叉的复杂情节,广阔的社会场景,尤其是对主人公内心冲突的深刻描写生动丰富地展示了宏伟壮丽的人生画面,而“生存还是毁灭”、“人是万物的灵长”等独白更成为文学史上的经典。
《哈姆雷特》讲述的不是人性的弱点,而是责任的自我否认。”
—俄国文豪鲍里斯·帕斯特纳克
TNT剧院的《哈姆雷特》着眼于对原著的探讨。虽然不是绝对照本宣科,但我们的演绎均从原著出发,绝无无端的添加或简化。例如,在原著中,鬼魂不和哈姆雷特以外的角色包括王后直接对话,只通过哈姆雷特对这个世界的其他人施加影响。这种通过第三者施加影响的方式形成了系统的表演链,发展到最极端处为木偶的运用贯穿全剧表演。因为鬼魂隐身,在其各自角色中,克劳地还是尽职的继父,欧非莉亚似乎还在和哈姆雷特独处,罗森和吉尔还扮演着老朋友的角色,哈姆雷特依然装疯卖傻,但这一切随着小丑尤里克的死而嘎然而止。在莎士比亚的笔下,文字永远服务于人物和情节,本着这一原则,我们也就无需生硬地引入外来理论,强行扭曲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