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18日 ,白马的传说—马头琴音乐会在 中国人民大学 精彩上演。
2015.12.18
中国人民大学-明德楼(如论讲堂)
以现场为准
以场馆规定为准
演出介绍
呼麦如风,长调如河,马头琴声如骏马嘶鸣穿越浩瀚草原直上穹庐高天。
原生态音乐与世界音乐完美结合让马头琴的原始生命力涅磐更生。
闭眼聆听犹如身处无边无际的草原,内心无比的空旷、纯净!
马头琴是一种两弦的弦乐器,有梯形的琴身和雕刻成马头形状的琴柄,是中国蒙古族民间拉弦乐器,蒙古语称"绰尔"。琴身木制,长约一米,有两根弦。共鸣箱呈梯形。声音圆润,低回宛转,音量较弱。相传有一牧人怀念死去的小马,取其腿骨为柱,头骨为筒,尾毛为弓弦,制成二弦琴,并按小马的模样雕刻了一个马头装在琴柄的顶部,因以得名。郭小川《平炉王出钢记》诗:“牧区的人们听说钢花喷,蒙古包里拉起了马头琴。”
马头琴这种仅有两根弦素的乐器,却有着其他乐器无以拟的丰富的表现力。马头琴的音色跟提琴接近,有“细腻如小提琴,醇厚如中提琴,深情如大提琴”之说。最早的马头琴,琴干由马骨制成,琴箱蒙以马皮,弦与弓则取自马尾,内弦120根,外弦180根;也许是浸染了马的灵性,其音色空灵中有奇绝之境,感人肺腑。
演出团体:
白马乐团,是以蒙古马头琴音乐为基础的世界音乐,世界音乐的含义为融合,跨界。将传统的民族民间音乐,与先锋的,多样的音乐元素结合,白马乐团的音乐,不但保留着传统民间音乐的魂魄,还具备新鲜的血液,包容的品质,贴近现代人的心态,具有时代的特征。白马乐团以探寻心灵的方式去发现、结合传统与现代的跨界音乐元素,并展开了能够纵深于心灵探索与艺术表现之间的马头琴音乐图景。他们将传统的蒙古文化精髓与当代精神完美地融合在一起。白马乐团是由几个北漂的蒙古汉子而组成,乐团成员伊拉图,乌云嘎等都是马头琴忠实的爱好者,他们为了马头琴事业先后拜师国内外的马头琴大师,在北京成功举办了自己的专场音乐会,在音乐的的道路上他们各自怀揣着对马头琴音乐的梦想,一路学习,探索,研究最终成功组合了白马乐团,一曲白马的传说讲述了他们对白马乐团的爱和来历。
白马乐团团员全部是中国马头琴第一人齐•宝力高老师的徒弟。齐•宝力高是杰出的演奏家和作曲家、教育家。齐•宝力高现为中国马头琴学会会长、内蒙古马头琴协会会长、齐•宝力高野马马头琴乐团创始人兼团长、齐•宝力高国际马头琴学院院长、中央民族大学硕士生导师、中央音乐学院客座教授等。
演员介绍:
乌云嘎,来自内蒙古科尔沁草原的青年歌手。她的母亲英格是一个一生都热爱着科尔沁民歌的民间艺术家。
乌云嘎才四岁时,额吉就让她站在屋子前的土墙上,每天晚上都要唱几个小时。她后来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内蒙古民族高等专科学校声乐专业。大学毕业后,乌云嘎来到北京,在首都机场航空公司的一个5人组合乐队漂了四年,攒够了出国的经费后到日本继续学习。乌云嘎一边打工一边学习声乐,通过朋友的介绍她也得到了一些音乐名家的指点。
2011年3月,乌云嘎终于结束了边打工边学习声乐的漫长之旅回到祖国。经人介绍演唱了段庆民作曲的一首《乌珠穆沁姑娘》,一下子引起了轰动。
2013年,她走进了内蒙古电视台的春节晚会,并荣获了2013年“五个一工程奖”。乌云嘎在别人在追求学院派、美声、民族时,一直在追寻额吉教她的原生态和原创。
《乌珠穆沁姑娘》荣登内蒙古电视台2012年汉语春晚舞台;
《冬眠的草原》荣获了2013年“五个一工程奖”并荣登当年的春晚舞台;
白马的传说——马头琴音乐会将于2015年12月18日在中国人民大学如论讲堂上演,敬请关注精彩内容。
演出曲目:
1.成吉思汗两匹骏马独奏
2.苍狼记二重奏
3.回想曲齐奏
4.初升的太阳齐奏
5.风中的苏鲁德齐奏
7.草原连着北京齐奏
8.鄂尔多斯南原齐奏
9.鸿雁独奏
10.摇篮曲二重奏
11.大草原二重奏
12.满都拉汗赞呼麦
13.辽阔的草原女生独唱
14.圣山二重奏
15.小黄马长调
16.万马奔腾齐奏
17.阿斯汗二重奏
*以现场演出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