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24日 至 2015年10月25日 ,2015年度歌剧 德国柏林喜歌剧院&英国1927剧团制作歌剧 《魔笛》在 闽南大戏院 精彩上演。
2015.10.24 - 2015.10.25
闽南大戏院
约2小时
以场馆规定为准
当西洋歌剧遇上先锋艺术,毕生难忘的视觉与听觉体验!
*德语演唱,中英文字幕;演出时长约2小时
“他(巴里·科斯基)已经把《魔笛》变成了一个实景真人动画,它使每个观众着迷。”
——《洛杉矶时报》
“观众为它的完美表演惊奇不已,在发笑的同时赞叹这些精致的艺术设计和布景。”
——《柏林晨邮报》
久负盛名的柏林喜歌剧院,与英国新锐剧团1927联手打造出一部轰动全球的明星制作:新版莫扎特歌剧《魔笛》!多媒体投影技术,制造出犹如幻觉一般的超现实舞台效果;史上最著名的花腔女高音咏叹调,以令人难以置信的音高挑战声线极限。当西洋歌剧遇上先锋艺术,这部充满神秘感的黑色童话,将成为你毕生难忘的视觉与听觉体验!
音乐天才的巅峰之作,如泉水般涌出的精致旋律!
莫扎特在生命中的最后一年创作出了《魔笛》是,他当时的生活已经处于贫病加交的状态,但是他仍然谱写出了这部完全嗅不到生活苦痛的作品,并将精致的音乐与戏剧手法完美融洽地合而为一。在这部歌剧中,除了有庄严肃穆的气氛与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精采故事之外,还有精美而机智的旋律华丽流畅,如泉水源源涌出,令人“耳不暇接”,剧中两段夜后的咏叹调更是名垂歌剧青史、绝无仅有的佳作,是莫扎特成熟时期的巅峰之作。
《魔笛》的故事叙述王子塔米诺在深山中遇到巨蟒,幸得夜后的侍女出手搭救。夜后希望塔米诺能与捕鸟人帕帕基诺到祭司萨拉斯妥的神殿救出公主帕米娜,并且送给两人可以克服万难的魔笛。两人到了神殿后才发现夜后代表黑暗邪恶的力量,祭司萨拉斯妥是为了保护公主才会把她从母亲身边带走。经过一连串试炼,塔米诺与帕米娜顺利结成夫妻。
《魔笛》是德语歌剧的代表性作品。在意大利歌剧诞生将近两百年以后,德语歌剧才姗姗来迟,当时连德国人自己都坦言德语难听,不愿意用德语而改用法语和意大利语写歌剧。而唯有莫扎特能点石成金,源自德国民间的说唱剧经过他的升华,成为了登堂入室的德语歌剧,其中最有名的便是《魔笛》。
谁是“1927”?
“一场演出充分显示了科技的成就,而且毫无疑问,一次华丽的亮相,在这些年轻的艺术家们前面将是一个光明的未来。”
——墨尔本《世纪报》
该部作品的舞美设计是柏林喜歌剧院联手英国新锐剧团1927所打造。他们专注于将现场演出与音乐、手绘动画结合,以制造出奇幻的演出效果。2005年,作家、演员兼导演苏珊娜·安德拉德和动画插画设计师保罗·巴里特共同创建了1927,其总部设于伦敦;2006年,演员和服装设计师埃斯梅阿普尔顿,演员、作曲家和音乐人莉莲·亨利相继加盟;2007年,制片人乔·克劳利开始与剧团合作。
1927的四位成员来自不同艺术背景,而正是这种跨界合作为1927铺就出创造性的道路,使剧团的作品具有高度的原创性。他们创作的作品融合了电影,表演和音乐三种艺术形式,无论在技术上,还是在概念上都是令人振奋的革新。1927让不同的元素协调工作,创造出独特的戏剧体验。
柏林喜歌剧院 Komische OperBerlin
柏林喜歌剧院建立于德国文化最繁荣的十九世纪末,剧院从一开始便始终如一地走在国际音乐戏剧潮流的尖端,与时俱进地采用最新舞台手法与艺术视角编排经典剧目。这次的新制作版《魔笛》也是运用最前沿舞台技术的一次全新尝试。作为引领潮流的剧院之一,柏林喜歌剧院的国际影响力极高,诸多艺术家都在柏林喜歌剧院开始自己的职业生涯,包括著名歌剧导演格茨•弗里德里希、哈里•库普费尔、指挥大师奥托•克伦佩勒、库特•马舒尔、雅科夫•克雷兹伯格和基里尔•彼得连科等,他们都在这里取得过辉煌成就。2012年,巴里•科斯基接替安德烈•霍莫基成为柏林喜歌剧院的艺术总监,与此同时,亨利克•那纳斯也加入其中成为新晋音乐总监。
艺术总监 & 总导演:巴里•科斯基
Artistic Director & Director: Barrie Kosky
巴里•科斯基自2012年开始担任柏林喜歌剧院的艺术总监和总导演。他上任后第一个乐季,喜歌剧院便被50位国际歌剧记者评选为“年度歌剧院”。科斯基曾执导慕尼黑巴伐利亚国家歌剧院、柏林国家歌剧院、荷兰歌剧院、法兰克福歌剧院、洛杉矶歌剧院、英国国家歌剧院、维也纳国家歌剧院、格拉茨歌剧院、汉诺威国家歌剧院、阿尔托埃森歌剧院、柏林德意志剧院、法兰克福戏剧院。2001-2005年间,科斯基担任维也纳戏剧院的艺术总监。此前,他还曾担任1996年的阿德莱德艺术节的艺术总监。在此之外,他还曾为澳大利亚歌剧院、悉尼戏剧院,墨尔本戏剧院和墨尔本国际艺术节执导。
主创团队 Creative Team
作曲 | 沃尔夫冈·阿玛迪乌斯·莫扎特
Compose | Wolfgang Amadeus Mozart
台本 | 埃马努埃尔·希卡内德
Libretto | Emanuel Schikaneder
舞美设计 | 苏珊娜·安德拉德、巴里•科斯基
Staging | Suzanne Andrade, Barrie Kosky
动画制作 | 保罗·巴里特
Animations | Paul Barritt
概念 | 1927
Concept | 1927
布景与服装设计 | 艾斯特•贝亚拉斯
Stage and Costume Design | Esther Bialas
戏剧指导 | 乌尔里奇·伦兹
Dramaturgy | Ulrich Lenz
合唱 | 安德烈·克林高斯
Choir | André Kellinghaus
灯光 | 迪亚哥·里茨
Lighting | Diego Leetz
演出阵容 CAST
指挥 | 亨利克•那纳斯
Conductor | Henrik Nánási
帕米娜 | 马林·麦凯
PAIMINA | Maureen McKay
塔米诺 | 彼得·索恩
TAMINO | Peter Sonn
夜后 | 茱莉亚·诺薇科娃
QUEEN OF THE NIGHT | JuliaNovikova
萨拉斯妥 | 克里斯托弗·费施艾瑟
SARASTRO | Christof Fischesser
帕帕基诺 | 多明尼克·克宁格
PAPAGENO | Dominik Köninger
帕帕基娜 | 茱莉亚·吉贝尔
PAPAGENA | Julia Giebel
摩罗 | 斯蒂芬·博温
MONOSTATOS | Stephan Boving
第一侍女 | 伊娜·克林格伯恩
FIRST LADY | Ina Kringelborn
第二侍女 | 卡洛琳娜·古莫斯
SECOND LADY | Karolina Gumos
第三侍女 | 玛依雅·斯基勒
THIRD LADY | Maija Skille
第一士兵 | 克里斯托弗·施帕斯
FIRST ARMOURED MAN | Christoph Späth
第二士兵 | 卡尔斯腾·萨布洛斯基
SECOND ARMOURED MAN | Carsten Sabrowski
三位仙童 | 托尔策童声合唱团成员
THREE BOYS | Soloists of the Tölzer Boys Choi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