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6月21日 ,伦敦交响乐团音乐会在 国家大剧院 精彩上演。
2018.06.21
国家大剧院-音乐厅
以演出现场为准
以场馆规定为准
6月21日,国家大剧院观众十分熟悉的伦敦交响乐团将再次来到国家大剧院。作为英国乃至整个欧洲最具影响力的交响乐团之一,伦敦交响乐团不仅拥有100余年的光辉历史,同时与当代众多音乐名家保持着密切合作,其中包括音乐总监西蒙•拉特爵士、首席客座指挥贾南德雷亚•诺塞达和弗朗索瓦-格扎维尔•罗特、桂冠指挥迈克尔•蒂尔森•托马斯以及名誉指挥安德烈•普列文。此次将带领乐团莅临国家大剧院的就是首席客座指挥贾南德雷亚•诺塞达。在当晚的音乐会中,乐团将在诺塞达的执棒下演奏德沃夏克、李斯特和肖斯塔科维奇的经典作品。其中李斯特的《第二钢琴协奏曲》将由钢琴家叶菲姆•布朗夫曼担纲独奏。
正午的女巫 德沃夏克 曲
第二钢琴协奏曲 李斯特 曲
(钢琴独奏:叶菲姆·布朗夫曼)
——中场休息——
第十交响曲 肖斯塔科维奇 曲
(实际演出内容请以现场为准)
指挥:贾南德雷亚·诺塞达
贾南德雷亚·诺塞达,现年54岁,是业界公认的同时代指挥家中的翘楚。2016年1月,他荣膺美国国家交响乐团第七任音乐总监,并于2017年秋(2017-2018年音乐季)开始为期四年的任期。2007年至今,他还一直担任意大利都灵皇家歌剧院音乐总监一职,在剧目生产、巡回演出、节目录制及电影制作等方面,带领剧院与时俱进,在国际上颇受称赞。过去十年中,他高瞻远瞩,宏大的全球巡演计划让歌剧院成功跻身全球一流歌剧院团行列,也使得剧院成为意大利首屈一指的文化大使。2017年8月,诺塞达带领的都灵皇家歌剧院主要在两地驻演:在阿曼的马斯喀特驻演一周;在爱丁堡艺术节驻演两周,成为艺术节有史以来驻演时间最长的院团。
此外,诺塞达还兼任伦敦交响乐团及以色列爱乐乐团的首席客座指挥、西班牙卡达克斯管弦乐团的首席指挥以及意大利斯特雷萨艺术节的艺术总监。
2017-2018年,诺塞达的主要演出包括:与以色列爱乐乐团、纽约爱乐乐团、巴黎管弦乐团以及与伦敦交响乐团在伦敦举行的音乐会和远东地区巡演。2018年5月,他将在卡内基音乐厅首次执棒美国大都会管弦乐团。
诺塞达曾多次与世界顶级歌剧院和乐团合作,包括克利夫兰管弦乐团、斯卡拉歌剧院、慕尼黑爱乐乐团、纽约爱乐乐团、日本广播交响乐团、圣切契利亚国立学院管弦乐团、费城管弦乐团、英国皇家歌剧院、维也纳交响乐团和苏黎世歌剧院。2015年,他首次与柏林爱乐乐团合作演出,并于同年执棒维也纳爱乐乐团在萨尔茨堡音乐节首次亮相,演出歌剧《游吟诗人》和普拉西多·多明戈与萨尔茨堡音乐节友好往来庆典音乐会。
诺塞达还与曾任职机构保持着良好合作关系,其中包括英国广播公司爱乐乐团(2002-2011年间任职)、匹兹堡交响乐团(任维克多·德·萨巴塔首席客座指挥一职)、马林斯基剧院(1997年任首位外籍首席客座指挥,任职十年)。2003-2006年间,他还担任了意大利国家广播交响乐团首席客座指挥
2002年,贾南德雷亚·诺塞达开始与美国大都会歌剧院合作。2016-2017演出季,他在新年音乐会上首演的新制作古诺歌剧《罗密欧与朱丽叶》中担任指挥,他还执棒了在2015年新年音乐会首演的歌剧《采珠人》。2013-2014演出季,由他与迪米特里·切尼亚科夫导演共同创作的全新版本歌剧《伊戈尔王》,受到广泛赞誉,并德意志留声机公司制作成DVD发行。
诺塞达录制了超过50张CD,其中多数受到媒体好评并屡获奖项。诺塞达在十多年前启动的“意大利音乐计划”,旨在发掘20世纪鲜为人知的优秀意大利剧目,并成功挖掘出不少上乘之作。在执棒维也纳爱乐乐团和都灵皇家歌剧院管弦乐团期间,他与多位优秀歌唱艺术家录制过歌剧专辑,其中包括低男中音伊尔代布兰多·达尔坎杰罗、男高音罗兰多·维拉宗、女高音安娜·奈瑞贝科和女高音狄安娜·达姆娆。诺塞达携手伦敦交响乐团,为伦敦交响乐团自有厂牌录制的布里顿的《战争安魂曲》和威尔第的《安魂曲》更是反响巨大、好评不断。
诺塞达致力于举办大师班,帮助年轻一代艺术家成长;还与青年管弦乐团合作和巡演,其中就包括欧盟青年管弦乐团。
作为一位米兰人,诺塞达因其对意大利文化艺术事业做出的贡献,获颁共和国骑士勋章。2015年,诺塞达被《音乐美国》杂志评选为年度指挥家。此外,他还获得“2016年国际歌剧大奖”所授予的“年度指挥家”称号。2016年12月,他有幸在瑞典斯德哥尔摩指挥诺贝尔奖的颁奖音乐会。
贾南德雷亚·诺塞达在远东地区也十分活跃,除了与全球顶级交响乐团、英国广播公司爱乐乐团和都灵皇家歌剧院等机构定期赴日本巡演之外,他还访问过韩国和中国。他最近一次赴香港演出是在2016年2月。
钢琴:叶菲姆·布朗夫曼
叶菲姆·布朗夫曼是当今最富盛名、最受尊敬的钢琴演奏家之一,也是各大艺术节、乐团、指挥和独奏音乐会争相邀约的优秀艺术家之一。他的演奏技艺超凡,充满力量且富于情感,得到了媒体和听众长久赞誉。
布朗夫曼将携手曾经合作过30余年的以色列爱乐乐团和指挥祖宾·梅塔,参加乐团的秋季美国巡演,包括在卡内基音乐厅的演出。此后,他将与经常合作的巴伐利亚广播交响乐团和马里斯·杨松斯赴慕尼黑、伦敦和维也纳举办音乐会。除与纽约、克利夫兰、洛杉矶、费城、匹兹堡、华盛顿、印第安纳波利斯和多伦多等各大城市的管弦乐团合作演出外,他还将在春季与维也纳爱乐乐团和安德烈·奥罗左科-埃斯特拉达举行一场60周岁庆生特别的演出。布朗夫曼在欧洲的演出也非常丰富,包括在柏林与柏林爱乐乐团的演出及独奏音乐会,在意大利、法国、比利时、德国和伦敦的独奏音乐会,与莱比锡布商大厦管弦乐团和指挥安德列斯·尼尔森斯的巡演。此外,他还将与伦敦交响乐团和指挥贾南德雷亚·诺塞达于6月赴亚洲巡演。
布朗夫曼经常合作的指挥家包括丹尼尔·巴伦博伊姆、赫尔伯特·布隆斯泰特、谢米扬·毕契科夫、里卡尔多·夏伊、克利斯托夫·冯·多赫纳伊、古斯塔沃·杜达梅尔、夏尔·迪图瓦、丹尼尔·加蒂、瓦莱里·捷杰耶夫、艾伦·吉尔伯特、马里斯·杨松斯、弗拉基米尔·尤诺夫斯基、詹姆斯·莱文、祖宾·梅塔、里卡多·穆蒂、安德列斯·尼尔森斯、雅尼克·涅杰-瑟贡、西蒙·拉特尔爵士、埃萨-佩卡·萨洛宁、弗朗茨·威尔瑟-莫斯特和大卫·津曼。布朗夫曼的身影经常出现在欧美各大艺术节的夏季演出季中。他还钟情于室内乐演奏,合作过的艺术家有平夏斯·祖克曼、玛尔塔·阿格里齐、玛格德莱娜·科泽娜、安妮-索菲·穆特和伊曼纽尔·胡帕德等。
布朗夫曼还在北美、欧洲和远东地区的顶级音乐厅举办过多场钢琴独奏音乐会,包括1989年在卡内基音乐厅和1993年在艾弗里·费舍音乐厅的首演。1991年,他与艾萨克·斯特恩在俄罗斯举办了系列独奏音乐会,这是布朗夫曼15岁移民以色列后在俄罗斯首度登台演出。同年,他获颁享誉全球的艾弗里·费舍奖,这是颁给美国器乐演奏家的最高荣誉。2010年,他还荣获了美国西北大学让·金贝尔·莱恩钢琴演奏奖。
布朗夫曼录制的独奏、室内乐及交响乐作品盛享美誉,曾六次荣获格莱美奖提名,并于1997年凭借与埃萨-佩卡·萨洛宁及洛杉矶爱乐乐团合作录制的三首巴托克钢琴协奏曲获格莱美奖。布朗夫曼丰富的录音作品包括:与钢琴家艾曼纽尔·艾克斯合作的拉赫玛尼诺夫及勃拉姆斯的双钢琴作品、与以色列爱乐乐团及祖宾·梅塔合作的普罗科菲耶夫钢琴协奏曲全集、与祖克曼室内乐团合作的舒伯特/莫扎特作品录音以及迪士尼影片《幻想曲2000》的电影原声碟。他最新录制的音乐唱片包括:与纽约爱乐乐团和艾伦·吉尔伯特合作的、马格纳斯·林德伯格委约作品《第二钢琴协奏曲》,唱片由Dacapo公司发行并荣获了2014年格莱美奖提名;与马里斯·杨松斯和巴伐利亚广播交响乐团合作的柴科夫斯基《第一钢琴协奏曲》;2007年至2008年演出季作为卡内基音乐厅“视角”艺术家的独奏会CD《视角》;全套贝多芬协奏曲;与小提琴家吉尔·沙拉姆、大提琴家特鲁尔斯·莫尔克合作,由大卫·津曼指挥、苏黎世市政厅管弦乐团演奏的《三重奏协奏曲》,唱片由Arte Nova/BMG制作发行。
布朗夫曼录制的演出DVD包括:2010年在美泉宫与弗朗茨·威尔瑟-莫斯特和维也纳爱乐乐团演出的李斯特《第二钢琴协奏曲》,唱片由德意志留声机公司发行;2011年在琉森音乐节,与安德列斯·尼尔森斯和阿姆斯特丹皇家大会堂管弦乐团演出的贝多芬《第五钢琴协奏曲》;与西蒙·拉特爵士和柏林爱乐乐团演出的拉赫曼尼诺夫《第三钢琴协奏曲》,唱片由EuroArts公司发行;以及2015年与弗朗茨·威尔瑟-莫斯特和克利夫兰管弦乐团演出的两部勃拉姆斯钢琴协奏曲。
叶菲姆·布朗夫曼出生于塔什干,1973年举家迁居以色列,在特拉维夫大学师从鲁宾音乐学院院长、钢琴家阿里·瓦迪,后赴美在朱丽亚音乐院、万宝路音乐学院和柯蒂斯音乐院深造,师从鲁道夫·菲尔库什尼、莱昂·弗莱舍和鲁道夫·塞尔金,2015年获得曼哈顿音乐学院荣誉博士学位。
1989年7月,叶菲姆·布朗夫曼加入美国国籍。
乐团:伦敦交响乐团
伦敦交响乐团致力于将最美好的音乐奉献给全世界尽可能多的观众。无论走到哪里,这都是乐团的核心目标。百余年风雨沧桑形成了伦敦交响乐团独特的气质,忠于音乐,忠于观众。乐团成立于1904年,由伦敦最杰出的一批音乐家创立,是一个自治的音乐团体,由艺术家所有,采取合伙人制。乐团的创始人对乐团活动拥有充分的控制权,因此,在制定计划时总能将音乐放在首位。如今,乐团仍然归团员们所有,来自世界各地的95名音乐家用他们的热情与艺术才华塑造了乐团标志性的美妙音色,乐团也一如既往地将对音乐的追求作为一切活动的核心,这一点得到了乐团管理者热情而坚定的支持。
从1982年中心开放时起,伦敦交响乐团就一直将伦敦的巴比肯艺术中心作为驻地。每年,乐团会在这里举行70场交响乐演出,并到世界各地举办70场巡演。此外,它还会在圣卢克斯音乐厅安排24场音乐会,并通过社区与教育项目LSO Discovery开展950次工作坊和147场音乐会演出。乐团非常支持新音乐的创作,会定期委托英国最优秀的作曲家为其创作交响乐作品和不同配置的室内乐作品。
伦敦交响乐团与许多杰出的艺术家都有着很深的渊源:西蒙·拉特爵士将于2017年9月出任乐团艺术总监,丹尼尔·哈丁和贾南德雷亚·诺塞达将出任首席客座指挥,迈克尔·蒂尔森·托马斯任桂冠指挥,安德烈·普列文任名誉指挥。此外,乐团与许多其他优秀指挥家和独奏家也都有着长期的合作关系,他们都十分珍视乐团所提供的广阔的职业发展空间与机遇。人们将指挥伦敦交响乐团比作驾驶一辆性能极佳的跑车,用西蒙·拉特爵士的话说,它“有针尖大的一点地方就能自如发挥”。乐团的音乐家们对自己的音乐事业极为专注和投入,头脑聪慧,反应迅速。乐团始终渴望做到尽善尽美,无论在怎样的环境下演出都希望达到最高水准。乐团的许多成员在独奏和室内乐领域也有上佳表现,还在伦敦及世界其他地方的音乐学院任教,将自己深厚的知识积淀传授给未来的音乐家们。同时,他们也会将这些活动中获得艺术经验带给乐团,激励和影响着其他的乐手,不断追求更高的艺术水准。
伦敦交响乐团在电影音乐演奏方面享有盛誉,数百万电影观众欣赏过乐团的精彩演奏。《星球大战》《哈利·波特》《夺宝奇兵》等影片中的数百首古典风格的配乐都是(专门选择)伦敦交响乐团演奏的。LSO Discovery项目旨在让社会各界都有机会欣赏到伦敦交响乐团的精彩演出。在这个项目下,每年,乐团都会在伦敦的特拉法尔加广场举办免费的夏季露天音乐会。这些活动都展现了乐团的合作精神,也彰显其不懈的追求——要尽一切可能让音乐走近大众,让尽可能多的人能欣赏到音乐。
LSO Discovery 项目设立于1990年,至今仍是英国领先的音乐教育项目。从2003年开始,项目活动在一直在圣卢克斯音乐厅举办。这个演出场地是一座废弃的老教堂,经过大规模的修复后成为演出场所,许多教育和普及类的活动都在这里举办,这里还会举办一些面向当地社区的音乐会,旨在作为启蒙演出引领更多的人进入古典音乐的殿堂。LSO Discovery项目中的许多活动都会制作成数字资料广泛传播,因此,世界各地的爱好者、学生和教师,即使不能亲临现场,也仍能从这些活动中获益。项目还着力培养和造就下一代音乐人才,因此,它还会为刚刚崭露头角的年轻演奏家、作曲家和指挥家提供各方面的支持和培训机会。
伦敦交响乐团是一个极富进取精神的成功的创意团体,历来重视创新,也正是凭借着不断的创新,它才能始终保有重要的地位,始终跟得上时代的脚步。1999年,乐团创立了自己的唱片厂牌SLO Live,在交响乐现场演出的唱片录制领域掀起了一场革命。这一厂牌致力于应用最新的数码技术,已经成功挺进数字电影、蓝光音频、下载和流媒体播放领域。此外,乐团还启动了新的LSO Play项目,它是一个基于网络的视频播放器,用户可以通过这个平台多角度观看乐团的演出,能看清音乐家们的一举一动,甚至脸上的表情。多年来,伦敦交响乐团凭借着强大的进取精神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成为英国商业领域非常重要的文化企业,其75%的收入都来自自营业务。
未来,伦敦交响乐团将不遗余力,继续为伦敦和全世界奉献美妙的音乐,乐团将与巴比肯艺术中心、伦敦博物馆和盖德霍尔音乐与戏剧学院携手构成伦敦重要的文化地标。乐团能够常驻巴比肯艺术中心得益于伦敦市法团的资助,伦敦交响乐团还是英格兰文化委员会的国家代表机构之一。乐团还在世界许多其他地方驻场演出,包括纽约、巴黎、东京等,与亚洲,尤其是中国和印度的合作关系也越来越紧密,特别是在教育领域。与英国国内及国外的所有伙伴的合作关系对伦敦交响乐团都非常重要,乐团也十分感谢各界资助人的慷慨资助。这是因为有了这一切,乐团才得以与时俱进,不断呈现精彩的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