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9月8日 至 2017年9月10日 ,广州大剧院2017年度歌剧 威尔第《阿依达》在 广州大剧院 精彩上演。
2017.09.08 - 2017.09.10
广州大剧院-歌剧厅
以演出现场为准
提前半小时入场
温馨提示:为保障观众的消费权益,购买池座(一层)、二层、三层门票的观众仅能凭票进入对应楼层,对号入座,严禁跨层入场。
*意大利语演唱,中英文字幕
★伟大的歌剧大师威尔第倾其毕生经验与技术完成的不朽之作
★指引普契尼投身歌剧作曲事业、并开启托斯卡尼尼指挥生涯的传奇之作
★首演吸引意大利总理与德国总理到场观看,终场全场起立鼓掌超过十五分钟的经典之作
★……十足壮观的场面。——《金融时报》
★Franco Zeffirelli导演得意之作,一场视觉与听觉的盛宴。——《每日电讯报》
广州大剧院年度歌剧巨作,盛大华丽的威尔第歌剧《阿依达》。回到一百五十年前的意大利,当威尔第的笔尖划过琴谱,勾勒出遥远神秘的尼罗河畔,一段哀伤而纠结的三角恋情,无法改写的悲剧命运……那些爱情的甜美和伤痛,那些眼泪,历经千年轮回,从埃及来到广州,再续前缘!
本次在广州上演的版本在意大利斯卡拉歌剧院首演时,吸引了如意大利总理普罗迪和德国总理梅克尔等政商及文化界领导人物,当晚终场,观众起立为剧组鼓掌超过十五分钟。
充满浓厚埃及风情的歌剧《阿依达》被称为“最辉煌的歌剧”,实不为过。美国著名乐评人古尔丁说过:“如果把音乐史上最伟大的歌剧作曲家消减到只剩两位,那么就是威尔第和瓦格纳,而在威尔第的歌剧中,为首的就是《阿依达》。”
在1876年,日后成为一代歌剧大师的普契尼,徒步13里路到比萨观赏威尔第的《阿依达》,并受到了极大的震撼,使他从此决定自己未来也要当一个歌剧作曲家;一代名指挥托斯卡尼尼在十多岁的年少时,以大提琴手的身分,在巴西临危授命的上台指挥《阿依达》,由此开始了他的指挥生涯。
这是处于人生颠峰,将近六十岁的巨匠威尔第,倾其毕生之经验与技术完成的不朽作品,此时的威尔第已充分展现日益成熟的艺术才华,同时掌握了有关和弦、节奏、管弦乐音色的丰富知识以及不少新技法;除了少部分含有他早期风格外,大部分已是新的威尔第风格──实际上是集当时欧洲音乐成就之大成,并在此基础上提高和发展,到达了一个新的高峰。
直到现在,《阿依达》依然是世界各地最常上演的歌剧之一,同时这也是威尔第规模最庞大的歌剧,融合了梅耶贝尔华丽的舞台效果及瓦格纳式的歌剧精髓,充满了异国风情和优美的旋律,可说是史上最著名的歌剧。其中著名的咏叹调、二重唱、进行曲及舞曲,都是音乐会上最热门的曲目。整部歌剧的特点是音乐旋律优美,场景豪华壮观,气势磅礴,故事精雕细刻,剧情感人肺腑。
在本剧众多的经典片段中,第二幕第二场拉达梅斯凯旋归来时的音乐《荣耀归于埃及》是世人最为熟悉的,这是欧洲举行足球比赛时球迷经常会唱的名曲,后来被改编为管弦乐曲和管乐合奏曲,经常单独演出。歌剧中还有许多世界著名的唱段,如拉达梅斯的浪漫曲《圣洁的阿依达》、阿依达与安涅丽丝的二重唱《爱情与烦恼》等。
威尔第早就洞悉人间的苦难,他用威风凛凛的音乐,将悲情转化为力量,在剧中没有一个角色在巨大的困难前临阵退缩,而是勇敢面对,展现了人性最辉煌的一面,再加上那些节奏雄健的进行曲,《阿伊达》被称为最能鼓舞人心的歌剧,实非偶然。
创作背景
关于《阿依达》的诞生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相传是为庆祝1869年通航的苏伊士运河而创作。而事实上,本剧是埃及总督伊斯梅尔爵士(Ismail Pasha)以十五万法郎的惊人酬劳,邀请威尔第作曲的,原定于1871年1月上演,但因普法战争爆发而延迟到同年12月24日在开罗首演。
本剧最早的故事,乃是源自一次埃及的考古行动,在一座陵墓里挖出一对据说是殉情而死的男女遗骨。埃及考古学家芳思华‧奥古斯特‧费迪南德‧马里耶特据此写出了《阿依达》的故事,同时也担任本剧首演时,服装与布景的设计。
威尔第
在音乐史上,威尔第是一个独一无二的例子。一个世纪以来,他一直是歌剧舞台上最忠实的作曲家之一,也是最能轻而易举使剧场座无虚席的作曲家之一,《弄臣》、《游吟诗人》、《强盗》、《阿依达》、《奥赛罗》,每一部几乎都成为歌剧史上坐标式的作品。他被称为“民族英雄式”的音乐家,同时也是浪漫主义歌剧的杰出代表,习惯运用夸张的艺术手法宣泄炙热的感情,作品充满恢宏壮阔的史诗气质和英雄主义的雄浑气息,而《阿依达》更是其众多作品中辉煌的一笔。
这样巨大而宏伟的演出在人的一生中只能遇到一次,阿依达是真正威尔第的作品,它曲调优美,包含了人类灵魂的强烈的思想感情。阿依达是一种优雅、一种美丽、一出戏剧,更是一次难忘的经历。
主创主演
导演:佛朗哥·泽菲雷里(Franco Zeffirelli)
泽菲雷里是一名意大利电影及歌剧导演,成名作即为改编自莎士比亚悲剧《罗密欧与茱丽叶》的《殉情记》。凭借《罗密欧与茱丽叶》,他曾获得奥斯卡最佳导演提名。
1941年从佛罗伦萨学院美术馆毕业,其后进入佛罗伦萨大学修习建筑学,却适逢二次世界大战爆发而休学,为意大利抵抗运动而战。随后虽重回大学修课,但兴趣却转向舞台剧当幕后人员,1940年末,当上意大利传奇电影-戏剧导演鲁西诺·维斯康蒂(Luchino Visconti)的副导,后来更是成为他的得意门生。作为二战后追求奢华风格的写实派导演家的代表,这位传奇导演在上世纪80年代开始世界上最著名的歌剧院如大都会歌剧院、斯卡拉歌剧院等打造各类豪华歌剧制作,其合作的过的音乐家数不胜数:包括指挥家卡拉扬、马泽尔、女高音卡拉斯、男高音多明戈、卡雷拉斯等等。他执导拍摄的多部歌剧电影都被公认为殿堂之作。
指挥:多纳托·兰采蒂(Donato Renzetti)
多纳托·兰采蒂是世界最著名的意大利指挥家之一。曾任意大利国际乐团的首席指挥、托斯卡纳乐团的首席指挥、葡萄牙国立交响乐团的首席客席指挥。曾登上国际著名歌剧院及音乐节的舞台:格林德伯恩音乐节、斯卡拉歌剧院、维罗纳圆形剧场等等。曾受邀指挥《塞维利亚理发师》歌剧首演200周年纪念演出,意大利总统塞尔吉奥·马塔雷拉连同一大批政界、文化界名人出席。2006年佩萨罗罗西尼歌剧节的The Associazione Amici della Lirica(协会)授予他罗西尼奖。
复排导演:尼古拉·佐齐(Nicola Zorzi)
阿依达(Aida):
9月8、10日 奇拉·伯罗斯(Csilla Boross)
9月9日 拉斐拉·安吉丽缇(Raffaella Angeletti)
拉达梅斯(Radames):
9月8、10日 沃尔特·弗拉卡罗(Walter Fraccaro)
9月9日 皮耶罗·朱利亚奇(Piero Giuliacci)
安涅丽丝(Amneris):
9月8、10日 乔凡娜·卡索拉(Giovanna Casolla)
9月9日 提琪亚娜·卡拉罗(Tiziana Carraro)
阿摩纳斯洛(Amonasro):
9月8、10日 阿尔贝托·马特罗马里诺(Alberto Matromarino)
9月9日 费德里科·隆吉(Federico Longhi)
乐团:深圳交响乐团
成立于1982年,经过30多年探索与奋斗,跻身中国优秀职业交响乐团行列,在国际、国内乐坛树立了应有的艺术地位。乐团现任团长为小提琴家聂冰,艺术顾问余隆,音乐总监林大叶。
*具体信息以现场演出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