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领域 > 古代 领域
 
平桃城(古代地名)
俗作平城。在今河南荥阳市广武镇南城村。俗作平 城。在今河南荥阳市广武镇南城村。东
韦弁服(中国古代华夏服饰)
弁与冠自天子至于士都得戴之,到周代,冕与弁遂分其尊卑,即冕尊而弁次之.古代的弁,
长系石(中国古代石拱桥上的装饰性部件)
长系石是中国古代石拱桥上的一个装饰性部件。长系石,也称长系梁、天盘石,俗称桥耳朵
营阳郡(古代地名)
三国吴宝鼎元年(266年)分零陵郡南部置,郡治营浦县(在今道县濂溪街道办事处)。
上林署(古代官署名)
中国古代官署名。隶于司农寺。掌种植蔬菜果品,隋、唐设有上林署,宋不置。官署名。汉
益州郡(中国古代地名)
益州郡,是中国古代地名,范围在如今的云南省。这里以前是“南蛮”古王国滇国的领地,
靖国公(中国古代一等公爵)
靖国公,中国古代一等公爵。只有明朝有该封号,且只有三人得此封。陈珪(1335—1
王大寿(古代英雄)
王大寿,泉州人,为左翼队将。绍定五年,海寇王子清犯围头,守真德秀遣大寿领卒百人防
荆王国(古代王国)
荆王国现位于浙江北部,安徽西南部和江苏中南部一带。西汉高祖六年(前201)正月,
并州牧(古代官职)
并州牧,古代官职,为并州的最高级别官员。古代以九州之长为“牧”,“牧”是管理人民
广元州(古代地名)
广元州是一个古代地名。明洪武四年(1371)废广元路为广元府;明洪武九年(137
辽阳州(古代地名)
辽阳州是一个古代地名。清康熙三年(1664年)六月升辽阳县为州。治所在今辽阳市老
木门郡(古代地名)
木门郡是一个古代地名。梁普通六年(525)置木门郡,治伏疆县。隶属巴州,领伏疆县
房星官(中国古代星官)
是中国古代星官之一,属于二十八宿的房宿,意为“居室”,代表苍龙的腹。它位于现代星
守宫署(中国古代官署名)
中国古代官署名,唐为司卫寺下属官署。守宫署供奉皇帝祭祀天地宗庙、朝会、巡幸、宴享
梅花妆(中国古代妇女的装饰)
又称落梅妆,乃古妇女之妆饰;指女子在额上贴一梅花形的花子妆饰。这种妆容起源于南北
三鬟髻(古代妇女的一种髻式)
三鬟髻,古代妇女的一种髻式。中国宋代未出嫁少女,以梳双鬟为多,鬟是中空如环形的发
芳池州(甘肃华池县城柔远镇古代州名)
芳池州,唐仪凤二年(677)析庆州白马县地置芳池羁縻州,安置内附的党项羌野利部落
南驿道(古代驿道)
南驿道从福州城南出台江、仓山,经峡北铺渡江越方山岭,接福清县常思铺。明万历四十年
临渣县(古代县名)
临渣县是古代的一个县名。东魏武定七年(549年)置沭阳郡,领下城县、临渣县、怀文
儋耳郡(古代郡名)
儋耳郡,指西汉时期中原王朝在今海南省儋州市设置的行政单位。治所在今儋州。儋州原名
平都县(古代地名)
平都县是一个古代的县。和帝永元二年(90年),分枳县地置平都县(重庆丰都县),治
西淮郡(古代地名)
西淮郡,是古代地名。称西淮安郡,以在淮河以西而名。北魏置,西魏废。据《河南省第六
六同郡(中国古代郡名)
六同郡,梁武帝大同十年(544年)平定“夷僚”置六同郡,为戎州治所。郡治僰道县(
铜鐎斗(古代温器)
一种古代温器。一般认为多用于温羹。多用青铜制。一般是附长柄的盆形器,下附三足,也
汉川郡(古代郡名)
北周时改汉中郡为汉川郡,治南郑县(今汉中市)隋开皇三年(583)废郡。隋炀帝大业
太庙令(古代官职)
魏晋以后设太庙令及丞,唐以太庙之事归宗正卿,不设太庙署。金、元时代仍有太庙令。明
安市县(古代地名)
一, 秦置,属辽东郡,故治在今辽宁海城市八里镇营城村。西晋废。二,北魏时期设置,
博乡县(古代地名)
博乡县是在汉竟宁元年(前33年)四月丁卯所封六安王缪子刘交为博乡节侯,传2世,王
海昌郡(古代地名)
南朝宋元嘉十六年(439年),从高凉郡析置海昌郡,辖地为今电白县树仔镇和电城镇,
犁阳县(古代地名)
犁阳县是一个古代地名。吴孙亮太平二年(257)析出原耒阳县耒水以西、舂陵水以东之
统睦县(古代地名)
统睦县,古代地名。西汉孺子婴初始元年(8),王莽改涪县为统睦县,寓统一和睦之意,
河间王(中国古代郡王爵)
河间王,中国古代郡王爵。历史上可考的河间王有51位,他们当中著名的有刘德、司马颙
陈州府(中国古代旧府名)
陈州府,旧府名,位于河南省中部偏东,大致为今河南省周口市。与本省归德府、许州直隶
夔国公(中国古代一等公爵)
夔国公,中国古代一等公爵。历朝可考者7人,其中著名者非刘弘基莫属。周摇(519-
军衡司(中国古代军部官职)
军衡司属于中国古代军部官职,是个官署名。官署名。清末陆军部始设,有司长、科长、科
经途尉(古代从九品官职名)
北魏置于京师洛阳各处,分属六部尉,负责京师治安管理。初职任较轻,永平四年(511
阚义成(中国古代高昌国的君主)
阚义成(?-478年),为中国古代高昌国的君主之一,阚氏高昌第二代君主。他于47
运盐司(中国古代朝廷的地方机构之一)
运盐司,中国古代朝廷的地方机构之一,在清朝,其上为都转盐运使司,为省州府建制下的
阳夏郡(古代郡名)
北魏孝昌四年(528),分东郡、陈留二郡地置阳夏郡,治雍丘(河南杞县城关镇),领
 
民俗传说玄学历史文化文学宗教语言哲学化学生物地理电气机械医学学术物理数学农学科学食品学工程社会教育管理学城乡经济运动金融法学戏剧舞蹈电影游戏摄影表演艺术动漫厨艺玩具雕塑绘画园艺音乐时尚建筑传媒航天航空航运娱乐商业体育物流交通旅游装修能源矿产财政制度政党政治行政公安国际战术战略战争武器兵种军事情报希腊大洋洲欧洲中国南极罗马非洲印度海洋美洲美国亚洲埃及俄罗斯苏联波斯日本英国巴比伦理论标准会议生活活动职业网络公益兴趣技术概念人物组织时代
父领域
子领域
领域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