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领域 > 考古 领域
金鸡碑 (文化遗产)
金鸡碑现座落于怀宁县洪铺镇金鸡村杨家大山东部,杨家湖北岸。高1.1米,宽0.75
东平窑 (文化遗产)
惠州东平窑始烧于北宋年间,是北宋广东三大民窑之一。至于东平窑为何经历160余年的
掇球壶 (文化遗产)
掇球壶( duō qíu hú),是紫砂壶的一种,简称掇球。掇,落起来的意思;掇
帽笠壶 (文化遗产)
帽笠壶 高6.8厘米 宽11.8厘米 清 香叶此壶呈紫红色泽,壶身下腹敛,肩弧圆
泗水亭 (文化遗产)
泗水亭位于徐州市沛县,汉代开国皇帝刘邦就曾做过"泗水亭长"。泗水亭公园大门内侧飞
备前烧 (文化遗产)
备前烧。它的特色在于不上釉、不绘彩,完全靠火炎和技巧来制作陶瓷,而且每一件作品都
五祖拳 (文化遗产)
五祖拳,是中国传统拳术中的南拳之 一。据说此拳是由蔡玉鸣(福建泉州人,1853-
秦铜印 (文化遗产)
此展品为秦代的青铜器。1976年上焦村墓葬中有两座墓各出土铜印章l枚。一个墓主为
大秦寺 (文化遗产)
大秦寺是在中国的景教寺院(教堂)的通称。景教即传到中国的基督教聂斯脱里派。唐朝时
鹦鹉杯 (文化遗产)
鹦鹉杯出土于河南省偃师市杏园村的一座唐墓。此杯并非形状像鹦鹉,而是用鹦鹉螺制作而
绚带绣 (文化遗产)
绚带绣也称扁带绣,是以丝带为绣线直接在织物上进行刺绣。绚带绣光泽柔美、色彩丰富、
巡司埠 (文化遗产)
巡司埠,位于达濠居民区中心,原系清代"巡检司"小校场,故名。场前有一池塘,场东北
牙舟陶 (文化遗产)
牙舟陶,是贵州陶瓷艺术中的"精绝"之作。在六百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她融入了贵州本土
乘云绣 (文化遗产)
绮是平纹地起斜纹或浮长花的素色提花丝织品。以绮为绣地,织纹和绣纹交相辉映,更显华
肥致碑 (文化遗产)
《肥致碑》,全称《河南梁东安乐肥君致碑》,建于东汉建宁二年五月。碑高九十七点三厘
三社祭 (文化遗产)
三社祭是浅草神社的祭祀,是东京最大的传统祭祀庆典活动,被称为江户(东京的旧名)三
长流爵 (文化遗产)
长流爵我国商周两代是铸造和使用青铜器的极盛时期,贵族们除把青铜器作为实用品外,还
雕孔绣 (文化遗产)
雕孔绣,又称打孔绣,是借助绣花机上安装的雕孔刀或雕孔针等工具在刺绣面料上打出孔洞
应侯钟 (文化遗产)
西周著名青铜乐器。1974年3月陕西蓝田出土。钟有甬、干、旋、枚,是西周中期发展
石纹釉 (文化遗产)
仿石纹釉创烧于清雍正年间,属低温釉上彩品种,仿石纹釉瓷器是在烧制好的白瓷胎上主要
滴翠轩 (文化遗产)
滴翠轩,位于安徽省芜湖市赭山广济寺地藏殿西侧,原名"桧轩",北宋黄庭坚寓此读书,
夨令簋 (文化遗产)
作册夨令簋,西周早期。1929年"出土於洛阳邙山的马坡"。通高25、口径17厘米
吉语钱 (文化遗产)
吉语钱,古钱币术语。压胜钱属。一般分以通用钱号添铸吉语以及吉语为文、加铸图像两类
宣德门 (文化遗产)
该门由主城门、两朵楼及两阙组成,平面呈"凹"字形,为中国古代都城城门形制演变中的
齐明刀 (文化遗产)
战国时齐国所铸"明"字刀,时限约在燕占齐都临淄等七十余城之五年间(前284-27
朗窑红 (文化遗产)
郎窑是清代的官窑之一,即康熙四十四年至五十一年(1705-1712),江西巡抚郎
翠浪塔 (文化遗产)
翠浪塔,位于赣州市老城区与章江新区和西城区接合部的章江西岸杨梅渡公园山顶上,与赣
尖首刀 (文化遗产)
尖首刀是先秦时期刀币系统中铸行最早的货币。其币形的演进特征与流通空间的变化大体相
仿古铜 (文化遗产)
仿古铜 又名:铜仿古。是一种环保型化学工业仿镀剂,用于紫铜,黄铜,青铜着上其他色
钧台窑 (文化遗产)
北宋末年,宋徽宗钦定禹州城内的钧台窑作为官办窑场,派专职四品官员进行监烧。官窑产
紫来洞 (文化遗产)
紫来洞位于玉皇山山腰,洞口以下有3个高度不同的洞室,洞中有洞,系"西湖七大古洞"
谢家墩 (文化遗产)
麻城市歧亭镇大胜山村谢家墩湾东北100米·新石器时代·省文物保护单位] 面积约1
双手剑 (文化遗产)
双手剑(double-edged swords),系剑的一种,因需要巨大的空间来
伏羲陵 (文化遗产)
太昊伏羲陵庙是中国十八大名陵之首,占地875亩,规模宏大,肃穆庄严,始建于春秋,
信乐烧 (文化遗产)
近江国(滋贺县)甲贺郡信乐町是信乐烧(しがらきやき)的发祥地。信乐窑是日本六大古
玉犀牛 (文化遗产)
以犀为本摹作的玉器始见于战国,但极罕见,今所知只有数件,主要的有如下两件:一件藏
粉蜡笺 (文化遗产)
粉蜡笺,是产生于我国唐代的一种名贵加工产品,迄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悠久历史.粉蜡笺又
黑石号 (文化遗产)
黑石号是指1998年德国打捞公司在印尼勿里洞岛海域一块黑色大礁岩附近发现了一艘唐
弓弩箭 (文化遗产)
弩是古代的一种冷兵器,是古代兵车战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步兵有效克制骑兵的一种武
吕家河 (文化遗产)
吕家河原名茅坪河,据传,秦朝相国吕不韦被流放房陵时曾有家眷在这里居住,故改名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