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纤维脱胶(degumming of bast fiber),工学-纺织科学与工程-纺纱-[纺纱专用工艺],脱除麻纤维周围全部或部分胶质,使纤维分离、松散,制取可纺纤维的工艺。各种麻纤维组成中除纤维素外,还有果胶、半纤维素、木质素、脂肪质和水溶物等非纤维素的伴生物质,统称为胶质。这些胶质大多包围在纤维表面,使纤维粘在一起,必须在成纱前除去,以适合纺纱要求。中国古代应用最早的麻脱胶方法是自然沤渍法。在新石器时代晚期,长江流域已用此法。商周时代又盛行于黄河流域。到宋元时,人们已学会从沤池中的水色、浓度、水温和麻株表面的滑腻程度来判断脱胶的程度。现代采用的浸渍法对黄红麻、亚麻等进行部分脱胶,即源于此。古代苎麻脱胶是将麻皮放在灰液中煮练,其历史比沤渍法稍晚,大约在春秋时形成。灰液分为两种:一种是楝木灰汁,属纯碱物质;另一种是蜃蛤壳烧成的灰加水,即石灰水。陕西宝鸡西高泉春秋墓葬出土的苎麻布,经检验分析,是经过煮练脱胶的,其部分纤维呈单根分离状态。可见当时的苎麻脱胶已具有现代苎麻化学脱胶技术的雏形。在麻的脱胶中,按麻纤维品种和纺纱工艺要求,可采用全脱胶或部分脱胶(又称半脱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