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湖派(Yanghu school),文学-中国文学-清代文学-清代文-【风格流派】,中国清代乾隆、嘉庆时期的散文流派。阳湖是县名。雍正二年(1724),拆常州府原辖县武进为二:一为武进县,一为阳湖县。代表人物为阳湖人恽敬、李兆洛以及武进人张惠言(阳湖、武进二县同属今江苏常州)。光绪初年,张之洞《书目答问》列举清代古文家文集时,始列出“阳湖派古文家”之名。因恽敬、张之洞二人都是刘大櫆弟子、阳湖人钱伯坰的学生,且都私淑姚鼐,文学主张源出于“桐城派”,故后人称之为“桐城派”的旁支,或谓同出一源。阳湖派基本接受了桐城派的主张,致力于古文创作,但又并不认为桐城派的文章达到了尽善尽美的程度。恽敬论文主张自然天成,为文“峻拔”,兼学诸子百家,纵横驰骋,雄肆恢宏,认为“百家之敝当折之以六艺;文集之衰当起之以百家。其高下远近华质,是又在乎人之所性焉,不可强也已”(恽敬《大云山房文稿二集》卷首《目录序》),以“以学济文”的策略来补救桐城派行文单薄和思想上专主孔、孟、程、朱的弊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