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窠(medallion patterns),工学-纺织科学与工程-纺织史-[纺织品传统纹样],中国古代染织图案中的一种常见形式。又作团科。其基本特点是一个由环状纹样带形成的圆形或基本呈圆形的区域内设置主题纹样的形式,主题纹样以动物为主。是中国从北朝至唐代丝绸图案中的一种常见形式。唐代各地贡绫中有独窠、两窠、四窠、大窠等名,出土的丝绸实物中也常见到圆形的团窠图案。《宋本玉篇》云:“穴中曰窠”。窠是指一种相对独立和封闭的单元,而“团窠”则表示这种纹样单元多呈圆形或基本呈圆形。团窠与团花经常并提,其排列形式和装饰的位置、效果非常相似,但这两种之间是有区别的。团花外周通常无封闭的环形纹样带限制,且多以植物花卉为主题,而团窠多以环形纹样带将纹样约束在窠内,且其中多充填动物纹样。因团花的形成与团窠有一定关系,故大团花有时也称“团窠宝花”。团窠图案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就已出现,见于出土的北朝丝绸上。团窠的排列方式有两种,一种窠与窠之间紧密相连的四方连续纹样,典型的如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出土的骑士对兽纹锦、青海都兰热水出土的云珠太阳神锦等。这种形式也称为“簇四”排列。